close

2017年台灣失能人口破100萬.jpg

 

長輩保單該如何規劃

 

最近接到許多詢問長輩保單的問題,大都是因為有了年紀身體開始出現狀況,就醫之後才發覺到醫療保障的重要性;在過去的醫療險種大多主推終身醫療險、終身手術險等等這些險種在過去健保制度非常友善的情況下,是一種很好的補償產品,不論我們是不是住健保房,終身醫療險只要住院一天就可補貼1000元,然後不論我們手術有沒有花到錢,只要手術部位有列在手術項目表當中,就可從手術險再額外得到一筆醫療費用...因此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只要有住院就診,感覺上都可額外補貼一筆小收入。

之後隨著政府赤字越來越多,許多公共福利不如以往,健保從一代變成二代變成現在也不知道是幾代...健保局稱為了提高醫療品質與降低健保資源浪費,所以出現了降低住院天數以及健保的包裹式給付;因為如此,長期住院的機會沒有了,所以終身醫療的最大功能住院日額在現在發揮不了作用;新型的手術醫療費用高,依比例給付的手術險,這個功能也跟隨不上現代的健保制度,於是長輩過去投保的商品,在應付一般的疾病例如感冒肺炎住院,或是有健保給付的疾病
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但若遇上需要高額的醫療費用或是癌症治療、中風治療的費用等等
例如心臟支架自費一隻約7萬
例如攝護腺新創手術一次8萬

例如子宮肌瘤海扶刀手術15萬
例如白內障手術飛秒雷射+材料費共9.5萬
例如癌症標靶藥物有2天16萬、也有2個月43萬…
例如癌症治療費用一次25萬


應付這樣的治療費用,過去的手術險終身醫療險在現在卻變成幫不上什麼忙。

 

 

可是有保好過都沒有保障。

因為長輩的身體狀況已不如以往了,例如高血壓是長輩的常見問題,B肝是台灣的國病這些在投保條件上可能會遇到需要提供問卷、病歷、診斷書,或是需要體檢等等,投保的門檻會多了許多程序要跑,許多長輩因為這樣,可能會覺得麻煩而想打退堂鼓。

過去許多險種的保障年齡大多在70歲就到期,後續雖然也有延續到75歲的,但是隨著醫療進步科技發達,目前許多長輩將近70歲都還在工作崗位上,例如老師、教授、農夫、漁夫,或是專業級的技工師傅,例如模板工、油漆工、水電工、鐵工師傅等等,所以許多長輩面臨到70歲之後就沒有保障的窘況

還好近幾年在金管會慢慢介入下,也對保險公司釋出辦理高齡投保,企業就能得到一些優惠條件,因此慢慢推出了許多65歲或是70歲能投保的
且符合現階段能應付健保缺口的保障型商品,而且有些最高還可續保到84,於是這個時候商品已不是問題,最大的考量點就是長輩的身體狀況有沒有符合可投保的條件,以及保費能不能負擔等等。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我們最擔心長輩的風險有哪些呢?

看到許多報導關於長期照顧長輩的壓力,甚至接手長輩照顧失能或失智的兄弟姊妹等,總是心有戚戚


新聞報導1: 李明玉 大學老師心中的痛:爸爸失智 哪想到是照顧者哥哥先走

新聞報導2: 疑不堪長期照護 兄殺腦麻妹後自戕亡

新聞報導3: 汪建民 照顧82歲失智母親,最怕妹妹說:「哥,我放棄了」

 

 

所以長輩第一層最大的風險應該是長期照顧的風險
再往下細分
長期照顧的主要風險有兩大類↓↓
■第一是經濟的壓力:對於失智或是失能的長輩,由於他們已經是病人了,所以性情大多跟過去我們所認識的長輩會有所不同,與病人的相處其實需要專業人士的協助,例如如何穿衣、如何攙扶、如何翻身、如何對話、如何餵食都是需要專業的知識與技巧,才能夠提供較好的照顧。因此,若想得到專業人員的協助照顧,這筆費用自然是省不了的。
除了專業人士的照顧費用之外,依照不同的病情可能需要的輔具、輪椅、用品,特殊的衣服、寢具或營養補給品,出入必要的交通工具、交通費等等,因為這樣的支出費用也不低,建議也要考量進去。
■第二個就是精神的壓力了:對於主要照顧者,若是沒有旁人協助接替,或是旁人的體諒與加油打氣
在長期照顧病人的壓力之下,以及欠缺對於照顧病人的專業能力與技巧可能會出現自我懷疑的現象甚至很有可能也會成為另一個病人。

新聞報導4: 你的父母不是你的父母 你有多認識他們?

 

台灣高齡化速度世界第一.jpg

台灣每戶人口2.74人.jpg

照顧失能家人10年費用485萬.jpg

 

高齡已是台灣的社會趨勢,是未來20年一定要面對的問題。現在許多家庭由於年輕人都在外地就業,可能因此就定居在外地,所以許多長輩家庭只有兩老一起居住,或是有些長輩跟長輩的父母一起居住所以現階段的台灣也出現了一種老人照護老人或是老人照顧老老人的現象。


新聞報導5: 老人照顧老人 高齡台灣三大照護難題

新聞報導6: 老人照顧老老人 台專家:已成未來常態

新聞報導7: 65歲阿伯照顧92歲失智媽:我寫的是在痛苦與消耗中吶喊著留下的紀錄

 

長輩第二層較大的風險,來自於疾病或意外就醫醫療風險
每個人的身體機能隨著年紀變大而機能逐漸衰退或弱化,這是一個自然現象,但隨著科技進步延緩老化的方法非常多,養生的訊息也非常多,所以大多人都可以活的很老,差別在於能不能活的很好。
年輕人若是不小心跌倒骨折受傷,或是需要手術治療,傷口不論大小,依照常理來說復原能力都會比年長者來的快好;但是長輩若遇到上述的風險,隨便一個跌倒都可能造成骨折進而殘廢,或是傷口太大導致感染因而失去生命。所以長輩的醫療越需要更高的科技治療,更新的設備協助,以免後續復原不佳而導致需要長期住院長期照顧的情況。
所以高額的醫療費用是長輩的第二大風險,若是能將這樣的風險適度的轉嫁到保險公司,後續較能無後顧之憂。

 

以下為各項醫療費用的收據
治療椎間盤突出材料費32萬↓↓
治療椎間盤突出材料費32j04.jpg

 

白內障手術自費9.5萬↓↓

白內障手術_飛秒雷射9.5萬.jpg

 

乳癌標靶藥物21萬↓↓
乳癌標靶藥物21萬.jpg

 

肝癌治療費用25萬↓↓

肝癌診斷書.jpg


新聞報導8: 貧病悲歌!不堪醫藥費和債務 疑子「悶死」癌母再自殺

 

 

 


 最後長輩的第三層風險:由於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小孩生的不多,若能適當的幫父母留下一筆身後保障,在未來較不會有出現臨時的大負擔。
 

 

 PS:由於我們再過幾年也會變成別人的長輩,到時我們的身分也會變成銀髮族,而且重點是我們生的小孩比我們上一代還要少...有了長輩這樣的前車之鑑,對於我們的"老"的未來應該也能想像,所以趁現在若能把自己的老年生活趕快準備好,等我們當銀髮族的時候,就能開開心心的好好迎接老的到來。

 

arrow
arrow

    Ha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